
陳曉東專注改性工程塑料20年:實業才能挺起
這20年間,陳曉東和他創設的日之升只“啃”了一樣東西———研發和運用改性上海人民電器廠找到日之升,希望合作“攻關”實現高低壓開關關鍵塑料原料的國產化,以替代傳統的保險絲。在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后,又一道關口擺在了他們面前。阻燃材料生產出來后,如果想要走上國際市場,必須得到美國實驗室的認可,獲得他們發放的“黃卡”。當時,做這個阻燃材料實驗需要花4000美元,而民企還沒有外匯渠道,即便兌換了美元也無法匯出。幾經周折,陳曉東委托身在美國的同學代為支付,這才解決了付款問題。
從那時起,日之升就深諳話語權的重要性。“作為科技企業必須要提升話語權,在與國外公司談判時,要記得握緊自己的標準。”2011年,陳曉東作為項目負責人,主持了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基金項目“面向LED照明的高效光擴散聚碳酸酯納米復合材料及應用技術開發”,旨在開發出綜合性能優異的高效光擴散PC納米復合材料,從而規范LED
照明燈具市場,打破國外高端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壟斷。
困惑三:企業最終要承載什么
在日之升,有這樣一個數字值得關注。近幾年公司員工數量迅速增長,但員工隊伍中那些跟隨著日之升十多年的老員工占比仍超過20%以上。換句話說,公司初創時期的元老們幾乎都沒離開,這對一家民營企業來說難能可貴。
逐夢路上,陳曉東不斷回溯著自己當初定下的溫暖目標:一個工廠、一家企業不僅要成為員工賴以糊口的地方,更要成為他們安放夢想的所在。
“一個能夠釋放暖意的企業,才能承載大家的夢想。”企業內,生產線上的工人、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都得到了善待。企業外,日之升一直努力搭建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平臺,為滬上高校材料相關專業學生提供課題研究和實踐機會。